专访丨陈邦义:一体化数据管控为数据安全市场新“痛点”开出良方
当前,社会在享受大数据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数据泄露和滥用的风险。近期发生的滴滴事件再次凸显了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如何保障数据安全成为当下社会亟待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020年中国数据安全行业概览》显示,2023年中国数据安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7.5亿元,成为国内市场的一个风口产业。多家企业抓住市场机遇,在数据安全这一热门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追逐。杭州图尔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图尔兹”)创始人、总经理陈邦义表示,数据安全行业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各企业需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升级产品,在满足客户当前需求的同时,积极试水新方向。
近几年,随着政策驱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企业上云意识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上云比例和应用深度显著提升。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新增上云企业达100万家。
在陈邦义看来,企业云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但是,现在有很多数据产品并没有顺势而为,产品硬件化、“盒子”化,不能做到统筹全局,解决单一问题后又导致新问题出现。此外,这些产品不能跟云基础设施和高级运维手段结合,不利于后期维护。
他认为业内云服务供应商需要开发适应企业数字化升级和云转型的产品,助力客户实现发展目标。
陈邦义以图尔兹的核心产品CloudQuery为例,分享了云产品的优势。首先,作为一个一体化数据管控平台,CloudQuery从数据全生命周期视角出发,采用一个入口,集成所有数据操作、审计、授权等数据管控功能,通过一个平台对人、应用与数据库的交互进行全面管控和分析,减少管理员多个工具的学习成本。其次,作为一款纯软件形态产品,CloudQuery升级方便,生命周期长。最后,CloudQuery是一个云原生架构的产品,支持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部署,具备高弹性可扩展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服务以云形式存在的数据中心,降低企业维护成本。
数字化经济浪潮为企业转型带来了发展机遇和巨大挑战。陈邦义指出,企业数据量猛增,集中度越来越高,参与到数据管理与运营的人员复杂。客户需要新型的管控手段实现高效的数据管理。
“目前,数据管理以‘响应’为主,问题出现之后,相关人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未来,通过一些技术分析手段,产品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实现‘预警’,使企业做到有备无患。”陈邦义表示。
谈到产品升级的方向时,陈邦义认为,产品需要提高分析和预警能力:
第一,整合企业数据,通过技术手段寻找数据关联。在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允许的情况下,对关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潜在问题。
第二,智能化手段赋能数据库管理员或者数据安全人员,让他们能及时了解企业数据状况,堵住漏洞,保证数据安全。
第三,加强对数据资产的甄别。为保护数据资产,需要通过技术手段确定企业的关键数据和派生数据,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Gartner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80%的数据是非结构化数据。如何帮助企业管理与保护这类数据,释放其价值是数据安全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陈邦义认为,结构化数据比较有规则且集中在数据中心,管理人员有权限操作结构化数据,数据获取比较容易。与集中的结构化数据相比,非结构化数据保护面临两大难点:一方面,数据获取难度大。一个规模较大的公司,业务系统数量非常多。非结构化数据分散在这些业务系统中,获取这些数据是一个公司战略级工程。另一方面,语义解析困难。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义场景下,呈现的语义大相径庭。但是,现在技术领域并没有比较好的自然语言处理手段来实现低成本的数据处理与解析。
在确保数据中心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图尔兹在非结构化数据领域不断尝试,利用探针技术等积极获取相关数据,采用无入侵方式实现企业内部分布式数据库以及分布式系统信息上报,以灵活语法语义解析过滤动态生成关键词,提升数据库应用接入性能瓶颈,探索非结构化数据的安全管理路径。
“随着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非结构化数据的安全管理会趋向成熟。”陈邦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