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新闻资讯

聚焦安稳的降本!多元数据库一体化承载平台 zData X 新版本即将发布

2025年3月24日
z
D
a
t
a
X
,
,
,
,
30
 

 

前言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的当下,数据已然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然而,不少企业在数据管理方面却面临着严峻挑战——数据库种类繁多、承载环境性能不足、运行不稳定、运维管理难度大、资源分配浪费等问题,都使得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金钱、人力与时间成本。这些问题如同沉重的枷锁,束缚着企业发展的步伐。因此,数据基础设施的性能、稳定性和成本控制能力愈发关键。

 

笔者了解到,为了解决企业数据承载和管理的痛点,云和恩墨将于3月31日推出多元数据库一体化承载平台 zData X 3.3版本,带来四大核心特性,聚焦“降本”的同时保证“安稳”。接下来,笔者就带您看看新版本的 zData X 如何在保证数据库安全稳定承载的基础上进一步降本,全方位助力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轻装上阵、提升竞争力。

1

存算融合架构:提性能保安稳,省硬件降空间

 

zData X 3.3 新增支持计算存储融合架构是本次升级的最大亮点。至此,zData X 在架构模式上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既能以物理机方式直接承载数据库,又能通过物理机虚拟化后实现数据库承载;既支持传统的计算和存储分离架构,又支持存算一体(融合)架构。
传统的计算存储分离架构一体机,需要独立的计算节点和存储节点,而 zData X 3.3的存算一体架构则打破了这种模式,将计算和存储资源整合在同一物理节点上。从总体拥有成本(TCO)来看,标准的“2计算节点+3存储节点”的5节点架构现在可以减少为3节点,一套系统就能节省2台服务器的投入。同时机架空间占用也能减少33%,这大大减轻了用户的机房空间压力,相应的成本也随之降低。

这种存算一体架构尤其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的核心和重要数据库承载,以及各行业用户的小型数据库整合场景。此外,zData X 还支持用户采用25G RoCE交换机的网络配置,进一步降低TCO。

成本的节约并未导致数据库运行稳定性的下降。相反,得益于存算融合部署架构,zData X 内置分布式存储 zStorage,具有低延迟高IOPS的存储性能,并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易于运维的数据库环境,成为更灵活、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仅需三节点的存算融合部署架构,实现多元数据库高可用承载

2

强化管理能力:多元数据库承载,降低运维成本

 

随着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企业使用的数据库类型日益增多,运维管理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zData X 3.3在数据库管理功能上进行了显著升级,现已能够支持多达20余种国内外主流的商业或开源数据库,包括 Oracle、MySQL、PG、SQL Server,以及国产的达梦、GaussDB、openGauss、OceanBase 等,逐步与数据库管理平台 zCloud 所能纳管的数据库种类拉齐。这意味着即使是中小规模的企业也能享受与 zCloud 相类似的多元数据库管理能力,且无需为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分别搭建独立的管理系统。
zData X 3.3在对各类数据库进行集中管理的同时,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库高可用功能,能够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因数据库故障导致的业务中断或数据损失。这种“一站式”的管理模式不仅降低了多元数据库的运维门槛,也切切实实地为用户节约了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麒麟openEuler 操作系统以外,zData X 3.3的计算节点还新增支持统信操作系统,进一步拓展了产品的兼容适配性。这也意味着新版 zData X 对多元数据库承载的适用性更强,能够更好地满足信创项目的严格要求,为相关行业用户提供更加完整、可靠的国产化解决方案。

3

简化交付流程:快速部署,减少时间与人力投入

 

在各种IT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交付周期长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zData X 3.3通过优化交付流程,极大地缩短了部署时间。一套“2计算节点+3存储节点”标准配置的数据库一体机,从硬件上架通电开始,在相对标准的硬件和操作系统环境下,3小时内即可完成操作系统安装、RoCE网络配置、zStorage 存储集群配置等工作(不含数据库安装部署时间)。这为行业用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投入,项目也能够更快上线。

4

QoS可视化管理:精准分配存储性能资源,确保数据库运行稳定高效

 

在数据库整合场景中,不同业务对存储性能的需求存在差异。如果不能合理分配存储性能资源,可能会导致某些业务因资源不足而运行缓慢,同时其他业务却占用过多资源,造成闲置浪费。zData X 3.3的存储QoS可视化管理功能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以更方便地控制每套库的存储性能。
企业用户通过直观的可视化界面,可以根据不同业务的需求,精确配置存储性能资源。对于备份时会消耗大量资源的业务系统,运维管理人员可以限制其IO吞吐,避免影响其他重要系统;对于白天查询、晚上计算的报表系统,也可以在不同时段分配不同的IO性能资源。这种精准的资源分配方式,确保了每个业务都能获得合适的资源支持,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避免了因资源分配不合理而造成的数据库不稳定或性能不足。

总结来说,zData X 3.3通过一系列新增特性实现“降本”,这不仅是硬件投入的显性缩减,更通过性能增强、效率提升、运维简化、交付便捷,以及资源管理精细化等隐性价值重构企业数据管理逻辑,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底层动能。未来,随着数据库国产化比重进一步增大、运维场景愈发复杂,多元数据库承载需求将会持续增长,而 zData X 将通过不断进化,成为企业构建高效、经济、可靠的数据基础设施的更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