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数据库时代趋势特点


多元数据库时代呈现的趋势特点
趋势一、数据库国产化转型
在信创催化下,国产数据库发展窗口被打开。党政、金融、电信、石油、电力、交通、医疗等行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采购国产化生态厂商的产品和服务,大大促进了国产数据库的发展。伴随着本土厂商产品能力的成熟及其迁移工具和服务的不断进步,国产数据库应用加速。
趋势二、多元混合数据库并行
数据库系统结构逐步从单一的商业数据库向商业、开源、国产多元混合的架构演化。据调研,80%以上企业至少会选择3种以上的数据库来承载业务,这就要求数据库平台建设,尽可能具备兼容运行多类型数据库的能力。
趋势三、走向数据库存算分离
随着数据库国产化的深入,一些金融机构采用国产数据库+服务器本地盘的“存算一体”部署策略,逐渐在实践中暴露出短板,难以满足金融核心的场景需求。从目前业界的技术发展趋势看,AWS Aurora、华为云 GaussDB、阿里云 PolarDB 等IT巨头们都不约而同采用了共享存储的方式,通过“存算分离”架构,去提升数据库的整体能力。数据库存算分离,逐渐成为数据库的标配。存算分离后,数据库在可靠性、主从强一致性、资源按需扩容等方面优势明显。存算分离架构的国产数据库走进企业核心业务是必然趋势。
趋势四、数据库云化部署
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催生出将数据库部署在云上的需求,传统数据库单机安装部署复杂、运维难,企业逐渐倾向于能提供数据库服务化的方式。数据库云化能极大地增强数据库的存储能力,消除人员、硬件、软件的重复配置,便于软硬件升级迭代,在成本、可用性、易用性、扩展性和并行处理方面较传统数据库部署方式有明显优势。
不同行业数据库基础设施方案
选择路径与节奏

行业用户按数字化转型进程所处阶段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以金融和通信为代表的数字转型开拓者,和以制造、医疗为代表的转型追随者。不同行业用户因历史系统建设差异、面临的IT挑战、数字化转型方向及IT架构演进方向有所不同,选择的数据库及其基础设施转型升级方案也有所不同。


模式1:数据库一体机
模式2:数据库DBaaS云资源池
云和恩墨数据库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云和恩墨作为深耕数据库领域的数据技术供应商,在服务客户和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中,较早意识到多元混合数据库架构已趋于普遍的趋势。云和恩墨认为应对这个趋势,“应以多元数据库为中心,向上提升全栈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向下进行软硬件的深度优化”。公司早在2015年于国内率先推出 Oracle 数据库一体机,在积累大量的数据库基础设施技术和经验基础上,从2019年起大力研发投入,自主研发面向多元混合数据库场景的新一代分布式存储软件和一体机产品,为不同行业数据库基础设施转型提供不同的方案选择。

面向模式1用户
通用数据库一体机 zData X:zData X 基于全新一代高性能分布式存储软件 zStorage,提供多元数据库智能运维能力,是高性能易管理的数据库运行一体化平台,极大简化企业从交付到运维的使用门槛,帮助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更好地应对从商业数据库到国产数据库的平滑演进,适合应用于数字化转型诉求强烈的政务、交通、医疗、制造等行业。zData X 数据库一体机解决方案具备卓越性能、稳定可靠、开放易用三大关键能力:
卓越性能
通过软件自适应锁、RDMA、NVMeOF等配合,优化实现数据库I/O处理,单存储节点性能可达45万IOPS @0.3ms。
稳定可靠
多重可靠性保护机制,实现I/O级、部件级、解决方案级的高可靠,为数据库数据安全和高可用性提供保障,切实保障客户“业务不中断,数据不丢失”。
开放易用
能够承载不同类型的商业、开源和国产数据库,包括 Oracle、MySQL、PostgreSQL、MogDB、openGauss、达梦、OceanBase 等,支持3节点起配,最大可按需扩展到1024节点,满足大中小不同规模的企业对数据库性能和扩展性要求。其搭载的 zManager X 管理平台,为用户提供便捷易用的数据库全生命周期运维管理管理能力。
面向模式2用户
zStorage 高性能分布式存储:云和恩墨全自主开发的高性能分布式存储软件,兼具分布式存储的高扩展性、软件定义云化能力与集中式存储的低时延、丰富的数据保护特性,采用去中心化分布式架构设计,I/O通过hash直接寻址,无需查询元数据,减少寻址交互环节,大幅缩短时延,为数据库提供云化的高性能、高可靠性、高扩展性存储能力,适合应用于数字转型化较快的金融、通信、互联网、省级政务云,作为数据库的分布式存储资源池底座。
